育嬰留職停薪買年資,容易忽略的2點效益評估

Photo by Гоар Авдалян on Unsplash 育嬰留職停薪、或當兵留職停薪,可以選擇自願全額繳交退撫基金,俗稱的「買年資」,意思是買留職停薪當年的年資,為的就是退休時能夠有更好的規劃。通常這時候對於是否多一年的退休年資,是需要做一些評估的。 學妹Jane 因為懷了第二胎正準備育嬰留停,在IG發限動詢問關於「留停買年資效益評估」的疑惑。在我理財規劃服務的客群和學員當中,有不少的公教人員也有過類似的情況,我發現大家遇到全額繳交退撫基金效益評估時,常忽略的兩個重點,第一是通貨膨脹、第二是投資效益,我用案例試算給大家看。     一、原以為的留停買年資效益評估 Jane自己試算了留職停薪買年資的效益評估,如下圖: 原以為的留職停薪買年資效益評估 假設留職停薪一年自願全繳退撫基金,明年總共需要繳交 8,826 元 × 12 個月= 105,912 元;退休時以薪點 650 來估算月退金,購買年資比不買年資,多了一年年資,退休年資預計為 34 年,屆時所得替代率為 58.5% ,比不買年資的 57.0% 高了 1.5% 。 139 年 8 月 1 日辦理月退後,每月月退休金能夠領到 60,734 元;若選擇不買年資則領59,177元,兩者的月退金差額為 1,557 元。 Janey自己試算的留停買年資效益評估: 105,912 ÷ 1,557 ≒ 68 個月,只要退休後至少領 5 年 8 個月,能夠將 105,912 元領回本。 而她的疑問是,想要了解看看是否有其他請過產假、育嬰假的教師朋友有相關經驗,想要多評估一下!我跟Jane分享,以下兩點也要考量進去,這樣對妳全面的理財規劃會更有幫助。     二、留停買年資,容易忽略的 2 點效益評估 1. 通貨膨脹 不管你的錢放在哪裡,隨著時間拉長,幣值是越來越薄的,現在的 105,912 元並不等於 27 年後的購買力。如果將考慮通膨考慮進去,以平均 2% 來算的話, 在Jane退休的 27 年後, 180,779 元才等值於現在的 105,912 元。 也就是說 180,779 ÷ 1,557 ≒ 116 個月,月退金要領 116 個月,也就是 9 年 8 個月才真正回本。 首先我們要能...

【AMA#3】打疫苗前,需要重新檢視保單的受益人嗎?

Ask Me Anything是全新系列的Q&A短文,艾利將會回答100個問題,把實務碰到關於理財、保險、投資、財稅、社會保險的小知識分享給大家!

近期大部分的朋友都已陸續施打疫苗第一劑與第二劑,施打疫苗人數多,總有少數比例會出現嚴重不適症狀或疑似死亡案件,也許是因為新聞報導的多,難免會感到害怕及擔心。


上個月剛好碰到朋友Ken私訊我,打疫苗前,想確認他的保單身故受益人填寫的是誰?朋友Ken結婚前的身故受益人指定給父母,而婚後並未調整受益人,如今結婚、育有一個小孩2歲,一間自住房屋,房貸餘額尚有850萬,肩膀上的責任已不同於單身的時候了,在打疫苗前,剛好想到保單的身故受益人應該要檢視一下!

 

對於朋友Ken擔心新聞報導的施打疫苗疑似死亡案件,秉持著實事求是的精神,我覺得需要先好好了解一下疫苗不良事件通報系統。

美國的疫苗不良事件通報系統👈

美國在1990年建立疫苗不良事件通報系統Vaccine Adverse Event Reporting System,簡稱VAERS,用於檢測美國許可疫苗中可能存在的安全問題。任何人都可以向 VAERS 通報不良事件,醫療保健專業人員則必須通報某些不良事件,而疫苗製造商則必須通報他們注意到的所有不良事件。VAERS只是個疫苗不良事件的「通報」系統,而不是疫苗不良事件的「確認」系統。

台灣的疫苗不良事件通報系統👈

台灣和美國的VAERS都是讓任何人只要「懷疑」有不良事件(包括死亡),就可以通報。不過「通報死亡人數」跟「確認死亡人數」之間,是有相當大的差距。

 

近期大家的焦點都在於COVID-19的確診、死亡率、施打疫苗嚴重不適……等,實際上,撇除COVID-19我們原本就存在一定的死亡風險,109年死亡人數按年齡別統計,如下圖。



每天,我們都存在一定的死亡風險,再深入了解109年年齡別的五大死因,了解到不同的年齡層,五大死因有些許的不同

上圖觀察,1歲以上年齡層事故傷害、癌症及心臟疾病於各年齡層前5大死因互為消長。1-14 歲及15-24歲年齡組,事故傷害死亡皆排名第115-2425-44歲年齡組自殺死亡皆排名第245歲以上年齡組,癌症及心臟疾病死亡皆排前2名。這表示疾病或意外身故風險一直都在我們身邊


先不論朋友Ken為了什麼原因,重新檢視自己的保單受益人,以結果來說,對他及他的家庭是好的,因為角色從單身變成配偶、父親,責任承擔變大,想要照顧的人也不同了!Ken重新調整部分保單的身故受益人,從父母變更為配偶與子女,一家的經濟支柱一肩扛起了應承擔的責任。

 


檢視身故受益人的時機

1. 每年的保單定期檢視

2. 角色身分轉變、增加或減少(結婚、離婚、喪偶......等)

3. 生活變動,責任增加(收入增加、貸款購屋、小孩出生、父母退休......等)

4. 資產傳承,留給特定人

5. 打疫苗前,當然如果特別擔心的話,檢視一下是沒問題的

 


艾利的話

我們的現金、醫療保險、保單還本金、房屋租金、股利股息照顧了我們自己及退休生活;而您的保險身故受益人,有沒有照顧到您想照顧的人呢?


您是否也有其他理財、保險、投資、財稅、社會保險的疑問呢?Ask Me Anything讓艾利為您解答。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