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小說改編的電影《貧民百萬富翁》,一部關於印度貧窮的年輕人,如何透過「百萬富翁」的節目,一夕成名、成富的故事,電影也講述了印度的貧窮,如何影響一個人的命運。
「百萬富翁」這個名詞,因為幾十年累積下來的通貨膨脹,百萬已經不再是當初的一百萬,如果通貨膨脹是無法避免的事,那麼我們的目標是不是也該跟著長大了?
七月初的時候,跟一位任職於某國中的教師見面聊天,他跟我說:「我覺得太晚認識妳了!」我聽了很是疑惑,為何有這樣的想法?他說:「如果早點認識妳,我就可以存下更多的錢!」
這位客戶的背景是這樣子的,45歲,頂客族,在教育領域任職將近有二十年的時間,為人非常熱心,而且很喜歡購物與投資,他將信用卡刷到滿額,只是為了享受免停車費這樣尊榮的感覺;就在幾年前因為退休生活的安排,分別做了三個退休規劃,針對不同的用途,專款專用,也提早做指定受益人的分配。其實在做規劃前,客戶的卡費每年可以刷到七、八十萬,我好奇的問:「開始儲蓄理財之後,卡費有刷得比較少嗎?」客戶說:「也沒有!哈哈哈!但我存了更多錢。」
聊完天,我的心裡是一種滿足的感覺!原來我們並不會因為存錢而影響原本消費帶來的快樂,更多的是同時滿足消費欲望與達成財務目標。理財規劃也不是一味的省吃儉用,出了社會,除了良好的儲蓄習慣、紀律與投資觀念,如何花錢與犒賞自己也很重要。
剛出社會的年輕人,或是還未擁有一桶金的您,我整理了四點自己真實執行在理財規劃上的觀念,與大家分享。
一、明確的目標,以及正確的財務觀念
每個人對於金錢的價值觀受到原生家庭、學校教育、同儕或後天學習影響,在目標的設定上,也與生涯規劃相輔相成。
|
華爾街操盤手給年輕人的15堂理財課 |
華爾街操盤手闕又上老師說:「第一桶金來自何方,如果沒有第一桶金,你又如何邁向財務自由呢?」老師說的第一桶金是美金10萬元(約新台幣300萬)。「因為當你有10萬美元時,8%的投資報酬,每年就有8,000美元(約新台幣24萬元),也相當於一個剛畢業的人,每一年全部的工作所得貢獻給你,原本是你一個人的單打獨鬥,在有了第一桶金之後,開始有了幫手和分身,這是一個非同小可的改變和關鍵的開始。」
而在沒有投資基礎之前,「勤儉」兩字,扮演了極為重要的關鍵。即使投資觀念還沒建立,有儲蓄觀念的話,在同時兼顧生活的情況下,固定儲蓄也會慢慢達成目標;而投資觀念錯誤的話,即使有好幾桶金也終身為錢工作。如果養成儲蓄習慣與正確的投資觀念,兩者雙管齊下的話,當然事半功倍。
觀念比技術及第一桶金都要來得重要,沒有正確的觀念,就永遠無法達到財富自由的目標。
二、薪水下來,先付錢給自己
T. Harv Eker的著作,《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》一書裡提到,將「收入」分開於不同帳戶,且每一個帳戶都有特定目的,在金錢管理系統中,各個帳戶及百分比建議如下:
1. 財務自由帳戶--Financial
Freedom Account = 10%
2. 長期儲蓄帳戶--Long
Term Savings For Spending = 10%
3. 教育訓練帳戶--Education = 10%
4. 休閒娛樂帳戶--Play
= 10%
5. 貢獻付出帳戶--Give
= 5%
6. 生活支出帳戶--Necessities = 55%
前面五個:支付給自己的帳戶
最後一個:支付給別人的帳戶
|
收入-儲蓄=支出 |
從我開始工作後,開薪資轉帳戶頭的時候,一併開了三個台幣戶頭ABC,一個外幣戶D。薪水下來的當天,只留生活費與犒賞自己的費用在戶頭A;保險費與每年預計的旅遊金,按月撥入戶頭B;而C是累積的戶頭,外幣戶用來扣美元退休規劃。這樣做的好處是,先付錢給未來的自己,而不是先付給別人,知道真正留給自己的有多少,同時也知道每月大致上的花費金額,花錢花的開心,理財也理的開心。半年與年底做財務報表檢視資產時,不只是看帳上數字的累積而已,更會追蹤目標達成的進度。(而在工作幾年後,又開了證券戶E與投資美股的戶頭F,之後有機會再做分享。)
至於每一個帳戶的比例分配,因人而異,單身者與進入家庭者也會有所差異,基本概念都是「先付錢給自己」。
收入-儲蓄=支出
三、凡事計較的多,失去的也就越多
計較本身沒有對錯,而是在於什麼時刻,把它放在什麼位置。生活,是由無數個小事組成,每個人看待金錢、朋友、事件的價值觀,或多或少都受到原生家庭,或是同儕社會影響。與家人朋友、同事的相處,太過計較(可能是計較付出、或是計較小錢),其實對方都會感覺得出來,而自己也心知肚明。
我曾經因為太堅持消費完的當下要記帳明確,加上跟朋友或家人過於計較是否公平(計較零頭),不想要吃虧的是自己,弄得自己的心情與朋友的感受都不好,事後反思是不是我太計較那一點小錢了!對此還自責了許久;也因為經歷過這些事情,才發現對人對事,計較的事情越少,會發現精神世界與心胸就越自由與寬廣。雖說人脈不一定等於錢脈,不過待人處事的方式,倒是決定了一個人的修養與高度。
有些感情因為計較,都計較掉了。
四、及時行樂與未雨綢繆
未來的結果,都是由現在的選擇與作為來決定,並一點一滴累積到那個時候。及時行樂與未雨綢繆,該怎麼選擇?有沒有看過周星馳的電影《九品芝麻官》中,天下第一神捕雷豹:「我全都要。」
|
小朋友才做選擇,我全都要 |
有句話是這麼說的:「現在就是未來」
未來,決定在現在。我們不會什麼都不做,十年後突然就有一千萬;也不會因為未雨綢繆,就失去現在的快樂,現在與未來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,一直掌握在我們手上。在這麼多年後,聽到文章開頭那位教師客戶的回饋,心裡真的很開心,傳遞著正確的財稅觀念給客戶朋友,協助他們解決尚未解決的難題,這份成就感遠比收入上的數字來的有價值多了。
剛出社會的年輕人,或是還未擁有一桶金的您,第一桶金的目標別只設定在100萬了!我們一起設定300萬吧!當百萬富翁,不如有一天當個千萬富翁吧!
延伸書單:
1.T. Harv Eker著作:《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》
2.闕又上老師著作:《華爾街操盤手給年輕人的15堂理財課》
以上四點,都是我真實執行在財務規劃上的觀念,您是否也有不錯的觀念與我們分享呢?第一桶金的目標與財務規劃,從個人或家庭財務報表切入是個不錯的方式,了解自己和家庭成員的價值觀與目標,再訂定適合自己的規劃,讓我們一起達成財務目標。如果想進一步了解,歡迎留言跟alice說:jolie1177@gmail.com
留言
張貼留言